首頁 / 放.新聞 / 財經
放.新聞
財經

匯率未見轉強跡象...《日經》指日圓誘導「儲蓄轉向投資」新NISA、兩面政策成推動引擎

2024.06.26
13:53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政府和日本央行警惕日圓通脹導致的消費低迷,明確表明將通過大規模日圓買入干預抑制過度日圓。但另一方面,岸田政府倡導的「儲蓄轉向投資」的新NISA成為推動日圓的引擎...

 

日圓匯率未見轉強跡象,《日經》報導,背後原因是個人資金對外幣資產的投資、著眼於長期運用,在2024年五月為止,超過了五兆日圓,而岸田政府倡導的「儲蓄轉向投資」的新NISA成為推動日圓的引擎,這一政策的兩面性引起了市場關注。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日圓誘導「儲蓄轉向投資」 政策的兩面性引發市場關注

 

外匯市場上的日圓壓力依然未能平息。即使日本央行考慮進一步加息,美國聯邦儲備局(FRB)也表現出下一步可能降息的姿態,日圓匯率依然未見轉強的跡象。這背後有一個原因是個人資金對外幣資產的投資,著眼於長期運用。

 

自2022年以來的歷史性日圓局面,一直是因日美長期利差擴大,資金從日圓轉向美元投資。到了2024年,日本央行解除負利率政策,FRB也開始探討降息時機,利差有所縮小,但日圓壓力反而增強。目前的利差與2023年底相當,而當時的日圓匯率在1美元兌140日圓左右,與現在的匯率有約20日圓的差距。

 

利差與匯率連動的崩潰背後是日圓匯率的供需結構變化。直到2023年,大幅貿易及服務赤字結合利差擴大成為左右日圓走勢的因素,但2024年貿易及服務赤字縮小。1至4月的赤字額為3兆日圓,比2023年同期的5兆日圓減少了2兆日圓以上。

 

供需面上似乎日圓壓力有所減弱,但意外因素是個人通過新的少額投資免稅制度(NISA)進行的外幣資產投資。根據財務省的統計,通過投資信託等進行的海外投資在2024年1至5月合計超過了5兆日圓,這部分包括了避免匯率風險的投資,與2023年同期的賣出相比,形成了超過5兆日圓的日圓賣出需求。

 

雖然投資主體從企業轉向了個人,但企業的貿易及服務赤字遠遠超過的日圓賣出需求變得明顯。特別是新NISA通過個人的長期投資,多為積立方式,無論利差變化如何,持續的日圓賣出訂單仍然容易出現。

 

福岡金融集團的佐佐木融指出,個人海外投資可能進一步擴大。他表示:「相對於2000兆日圓的個人金融資產,5兆日圓的海外投資並不算巨大。認為這還未全面展開較為合理。」預計日圓將進一步深化。

 

政府和日本央行警惕日圓通脹導致的消費低迷,明確表明將通過大規模日圓買入干預抑制過度日圓。但另一方面,岸田政府倡導的「儲蓄轉向投資」的新NISA成為推動日圓的引擎,這一政策的兩面性引起了市場關注。

 

海外投資者也受這一供需結構變化影響,保持日圓賣出、美元買入姿態。儘管有政府和日本央行的日圓買入干預,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對沖基金等投機者的美元買入量在6月再次增加。市場上普遍認為,「除非日美利差大幅縮小,日圓結構難以改變」。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