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讓大眾發現原來流行音樂是有力量的,可以關注社會議題也可以乘載思想。身穿黑衣、戴著墨鏡的羅大佑成為年輕人的偶像,「黑色旋風」威力所及,唱片大賣15萬張,社會更掀起一場「羅大佑是洪水猛獸還是社會良心」的論戰
羅大佑上週六(8日)展開他連續四週的「宜花東鹿」系列直播開唱,首站就引起大大的轟動,轟動的原因在於,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鹿港小鎮〉自38年前發行,造成鹿港成為全球華人間知名度最高的台灣小鎮以來,他首度站在歌詞裡所說的媽祖廟(天后宮)前演唱,難得一見的場景,吸引了20多萬人同時上線朝聖!說到〈鹿港小鎮〉所造成的影響力,就一定得提及當年收錄這首歌的《之乎者也》專輯,如何在華語流行樂壇造成原子彈爆炸般的威力,從此改變了華語樂壇的方向。
這次的開唱,與其說是並非鹿港人的羅大佑「回到」鹿港,倒不如說是經過幾十年傳唱、走過數百個有著類似故事的村鎮,儼然已經有了自己生命的這首歌,終於回到了他那傳說中的原鄉。出生在台北一個醫生世家的羅大佑,雖然從小就學鋼琴,但對一心栽培他當醫生的爸爸而言,只是單純想陶冶和培養他的音樂素養;青少年時期開始大量接觸西方搖滾樂的羅大佑,就這樣一邊走在習醫的路上,一邊以音樂創作反映他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在陸續譜寫電影《閃亮的日子》主題曲和幫張艾嘉製作《童年》專輯而在音樂界嶄露頭角後,從中國醫藥學院畢業的他開始自力籌製個人專輯。1980年林義雄滅門血案發生,當時仍在仁愛醫院上班的他正好值班,見到了倖存者林奐均被送到急診室,成為他從寫情歌轉為寫批判時政與社會歌曲的契機。長期研究西方流行音樂的旋律和編曲,他認為當時台灣的錄音和後製技術無法達到他想要的音色和質感,於是透過日本友人把作品連同曲譜帶去大阪委由當地樂手編曲、演奏,完成的帶子再寄回來配唱,製作費不夠還去跟父親借了一些,好不容易母帶完成,在找唱片公司發行時又四處碰壁,直到找上當時成立不久的滾石唱片願意接手,才有了這張在1982年4月21日發行的經典專輯《之乎者也》。
專輯引進西方曲風,主題批判社會
說起來也不能怪其他唱片公司沒眼光,實在是這張專輯在許多方面都走在太前面了,光是標題同名歌曲就已經足以嚇到不少人,沒想到始於宋太祖趙匡胤譏諷讀書人只知道咬文嚼字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之乎者也」四個虛字,也可以寫成一首歌?當時的台灣,一方面還在戒嚴時期,對歌曲仍有審查制度,另一方面,歌曲要不就是一成不變只在講你情我愛的傳統抒情歌曲,要不就是已經發展到後期也顯得越來越無病呻吟的民歌,羅大佑的〈之乎者也〉用當時華語歌完全沒有出現過的雷鬼節奏,以略微含糊卻帶著撕裂嗓音的聲調唱著「眼睛睜一隻,嘴巴呼一呼,耳朵遮一遮,皆大歡喜也」、「風花雪月之,嘩啦啦啦乎,所謂民歌者,是否如此也」,加上間奏穿插著的激昂演奏的電吉他,毫不留情的打了當局出版審查制度和那些只顧風花雪月、不食人間煙火的年輕人一巴掌。據說本來的歌詞還有「歌曲審查之,通不通過乎,歌曲通過者,翻版盜印也」的詞語,雖然因為知道會審查不通過而自己先改掉了,但其力道完全不減,有點吊兒郎當的節奏和曲調更加強了嘲諷的力道,對教育制度造成青年的思想僵化和言論自由受箝制,就像歌曲一開始有力的鐘聲一般敲響了警鐘。
專輯中排在第一首歌曲的〈鹿港小鎮〉,靈感來自羅大佑送修摩托車時遇到的黑手師傅,原以為上台北闖天下可以衣錦還鄉,但卻沒有好的發展而無顏回家;歌曲以非常口語的方式唱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故事感和畫面感十足,貫穿著整首歌曲的電吉他,讓當時的年輕人第一次知道華語歌曲也可以那麼搖滾,嘶吼著的「台北不是我的家」,唱出經濟起飛期的台灣,眾多來到大都市打拼卻無所適應的邊緣族群的失望與迷惑。〈戀曲1980〉是他只花了30分鐘就完成,寫給唸書時的學姊的作品,看似一首情歌,卻殘酷的唱出「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的愛情真面貌,完全顛覆了情歌的定義。〈光陰的故事〉一改流行音樂作詞的方式,以三大段沒有斷句卻極為白話的系列意象,營造出對逝去青春的傷感憑弔。翻唱寫給張艾嘉唱過的〈童年〉有著完全不同的韻味,對童年共同擁有的記憶生動地躍然眼前,〈將進酒〉並非李白的詩作而是新創的歌詞,羅大佑再一次展現他對西方音樂的熟稔,以當時華語歌曲中不曾出現過的藍調曲風,演繹對家國故土、人世是非的感概。〈鄉愁四韻〉是余光中的詩作、〈錯誤〉是改寫鄭愁予的同名散文,別因為這樣就以為會是當時民歌那一脈的路數,羅大佑用編曲的手法和唱腔的運用,唱出更深刻的體會;專輯的題材涉獵廣博,可說是每一首歌都有意義,都是經典。
《之乎者也》一推出就震撼了當時的社會,大眾發現原來流行音樂是有力量的,除了談小情小愛,還可以關注社會議題也可以乘載思想,把華語音樂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青年人苦悶的生活中,因為這張專輯有了一個情緒的出口,羅大佑身穿黑衣、戴著墨鏡的形象更加強了反叛的感覺,讓他一時之間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黑色旋風」威力所及,唱片在當時就大賣15萬張,社會更掀起一場「羅大佑是洪水猛獸還是社會良心」的論戰。這張專輯後來在《台灣流行音樂百張經典專輯》一書中,被評選為1975~1993部分的第一名;原先被認為是接下燙手山芋的滾石唱片,也因為這張華語流行樂壇的開山之作更加站穩腳步。羅大佑之後在面臨該選擇從醫還是音樂工作時,想通了「那麼多醫生裡,不需要多一個羅大佑;但在音樂上,還有很多發展空間」,毅然放棄了醫職,日後創作出更多的精彩作品,成為一路影響華語地區好幾代音樂人創作的「華語流行音樂教父」。
(圖片來源:鹿港天后宮臉書、翻拍《之乎者也》專輯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