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讀者投書|斐濟事件,台灣切莫落入中國精心設計的外交陷阱

2020.10.21
11:27am
/ 陳冠廷

對台灣與中國來說,經營西太平洋前所未有的重要,「一中原則」卻又讓兩岸競合成為零和遊戲。

 

斐濟的事件引起國人極大關注,然而從事件曝光到現在,這麼多的討論卻無法提供一個處理方法,因為除了發聲明外,台灣的外交處境確實無法針對這個事件做些什麼,或者該說,要是「做了點什麼」,就會落入中國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這件事,我想可以分為事件處理以及中國動機兩個部分來談。 

 



 
首先我們要先承認一個事實:中國與斐濟有邦交,但是台灣沒有,這會造成台灣在處理上非常困難。因為中國與斐濟有邦交,他們的外交人員有「外交豁免權」,也就是說中國外交官在斐濟的行為不會受到當地法律約束,這也是為什麼斐濟警察無法介入的原因。 

 

司法管轄權 

 
而台灣駐斐濟的人員,由於在名義上並非正式外交官,因此不像中國有外交豁免權的待遇,這導致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究竟這起案件的「司法管轄權」屬於誰? 

 
依照國際法原則,兩國之間的外交官如果發生衝突,基本上駐在國是不會涉入他們之間的案件,而是兩國循外交管道自行解決。因此要求斐濟官方處理這起案件,他們會很為難。 

 
這兩天有許多人呼籲外交部「提告」,但如果要堅持台灣身為主權國家的立場,提告其實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提告的受理對象是誰?是斐濟的司法機關,司法作為國家主權的體現,提告等於把我們外交人員的司法管轄權交給斐濟、等於承認我們的主權無法保護駐外人員,而中國就是想要這樣的結果,落入中國宣傳「台灣不具備主權」的圈套中。 

 

台灣與中國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衝突 

 
果不其然,在這起事件被外媒曝光後,中國駐斐濟大使館迅速發表聲明,聲稱「台灣沒有外交官」,並宣稱「台灣此舉意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迅速將此事件定調為「一中原則的鐵拳」。倘若台灣真的提告,中國外交官可藉外交豁免權迅速脫身,反而讓台灣陷入窘境,再透過中共宣傳機器大肆嘲諷一番,不僅得不到正義,更創造不利於台灣的既成事實。 

 
所以對台灣來說,這件事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把它定調成「台灣與中國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衝突」,國際慣例怎麼處理,我們就怎麼處理,趁此事件站穩我們身為主權國家的立場。向中國提出抗議、向斐濟「建議」驅逐中國外交官,而不是把斐濟的司法系統牽扯進來。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已經忍受了中國無數次的霸凌,但退讓換來了什麼?換來的是中國得寸進尺,換來這種侵門踏戶的誇張行為,對付這種流氓國家,什麼外交禮儀都是空談。既然對方在外交戰場上意圖給台灣難堪,我們就借力使力,把你當個「國家」看待,看中國該如何跟國內的小粉紅自圓其說。 

 
事件處理談完後,接著要看看中國背後的動機為何?根據斐濟台僑的說法,中國每年這樣的場合都會派人來監視,因此應該是例行性的行動。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往年低調的行動為何今年變成高調作亂? 

 
台灣在這個地區有四個正式邦交國,當然其中不包括斐濟,但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搞錯以為斐濟是邦交國,還發了一篇文質問為何中國可以在斐濟設辦事處?鬧了大笑話後馬上刪掉了。其實這也反映了國民黨、乃至中華民國這個體制的「陸權國」特性:他們重視的外交,是跟中國有關、跟大陸上的大國有關;國土越大、力量越大,認為這些國土面積還不到台灣一個縣的太平洋島國有沒有都無關緊要,才會連邦交狀態都不清楚。然而他們的觀點已經過時,台灣正在「轉骨」邁向海權國家,這些友邦對現在的台灣來說無比重要。 

 

台灣成為太平洋諸邦的「代理人」 

 
從蔡政府上台以後,不論是新南向政策還是多次出訪這些太平洋島國,其實她的外交策略很清楚:將台灣的地緣政治敘事從亞洲大陸邊陲轉換到西太平洋核心。同時也是呼應美國的印太戰略佈局,讓台灣成為太平洋諸邦的「代理人」,類似於現在澳洲的角色。 

 
這幾年來我們與太平洋島國關係越來越密切,中國當然不樂見這樣的情況。但更多的原因在於其自身的發展策略,而非單純針對台灣而來。他們從蘇聯失敗的經驗體認到,要想取代美國,中國就要往海上走,也因此近幾年來中國大力投入南海或是太平洋的經營。既然台灣吃不下,那就繞路,從西南太平洋突破美國的島鏈封鎖。 

 
對台灣與中國來說,經營西太平洋前所未有的重要,「一中原則」卻又讓兩岸競合成為零和遊戲。《朝日新聞》近日發表一篇報導,認為西太平洋將會是台灣與中國的主要競爭來源,兩岸的外交戰場已經悄悄從傳統大國轉移至西太平洋這些面積微小卻舉足輕重的群島。 

 
新冷戰再臨,是不是朋友得要大聲明白地說出來,兩面討好將淪為兩面得罪。因此這次的斐濟事件,中國就是故意把事情鬧大,故意把兩岸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競爭檯面化。逼這些太平洋島國表態:要站在美國、台灣這一邊?還是中國這一邊? 

 
依照中國目前這種四處惹人嫌的戰狼外交模式,我認為台灣在西太平洋的經營終究還是會勝過中國,畢竟我們與這些國家的淵源已久,以農技團、基礎建設投資等等真切有效的方式協助友邦,而南島語族之間的連結更是台灣很重要的一個優勢,近年政府也有意識地以此項共通點與太平洋島國交流。況且歐洲、加拿大、東協殷鑑不遠,中國這種瘋狗鬧事的手段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只會把人們越推越遠,畢竟沒有人喜歡被威脅。

 

 

圖片翻攝自Asia Pacific Report

 

 
最新新聞
陳冠廷
現職為立法委員林俊憲國會助理,畢業於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從傳播斜槓進政界的八年級生。專注於國防外交領域研究,口頭禪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