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正洋有「三金歌王」的封號,除了金曲獎,另外兩金指的是金鐘獎「男歌唱演員」及金鼎獎「年度最佳男歌手」。隨著金鐘獎和金鼎獎在90年代相繼把演唱及唱片出版相關獎項取消,這樣的「三金」獲獎紀錄也成為了傳說,再也無人能達成
都說有「華語界葛萊美獎」美譽的金曲獎不容易獲得,尤其歌手類的獎項,常常被媒體稱為是「死亡之組」,要從一群實力超好的歌手中脫穎而出還真的不簡單。話雖如此,在金曲獎的歷史中,還是有殷正洋這位歌手曾經三度拿下「最佳國語男歌手」獎,且獨自保持這項紀錄20多年後才終於被追平,更顯得這項成就的難能可貴。
事實上,殷正洋音樂職業生涯裡的豐功偉業不只金曲獎,他有「三金歌王」的封號,這「三金」除了金曲獎之外,另外兩金指的是金鐘獎「男歌唱演員」及金鼎獎「年度最佳男歌手」。隨著金鐘獎和金鼎獎在90年代相繼把與演唱及唱片出版相關的獎項取消併入金曲獎,這樣的「三金」獲獎紀錄也成為了傳說,再也無人能達成。殷正洋的嗓音清亮又厚實有力,常被稱為是美聲唱法,加上外表溫文儒雅,使他表演起來總是給人一種溫和淡雅、優質模範生的感覺,這樣的特質多少也與他的成長過程有關,他的確一直是個優質模範生。
從小到大都是模範生
殷正洋在台北市出生長大,上面有兩個哥哥,父親是警官,對他們的管教甚嚴,他從讀小學就一直順理成章的成績名列前矛,日後他自己回想起來也說,「我沒有刻意的努力去讀書,該唸的時候就唸,該玩的時候就玩,我也不曉得怎麼會讀得那麼順利」。他小學參加合唱團又當上樂隊指揮,考上成功高中之後,繼續參加合唱團負責獨唱部份,並加入管弦樂社當副指揮,這讓他雖然非音樂科班出身,仍有不錯的音樂學養。經過一位老師介紹,他參加了一個名叫「毅音」的校外合唱團,唱的是古典音樂,團員有社會青年也有在學校唸聲樂的學生,不過後來因為要結婚的結婚、要當兵的當兵,最終只好解散。這個經歷倒是激發了他對音樂的強烈興趣,考大學時一度想就讀音樂系,可是父親以「音樂家都早夭」、「唱歌沒什麼前途」等理由大力勸退,他只好改填志願進了中央大學物理系。
上大學後,他開始隨著大哥到台北各民歌餐廳演唱,參加學校的許多歌唱比賽,也總是毫無意外的奪得冠軍,在同學鼓勵下,他於大二時報名中視《六燈獎》的〈中華歌謠自彈自唱〉比賽,連奪18次勝利拿到3萬元獎金。本來對唸物理系就興趣缺缺的他,經此一賽更加受到激勵,他心想,再怎麼樣丁肇中也只有一個,繼續讀物理沒什麼前途,如果專心去唱歌,說不定還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於是模範生做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叛逆,辦理休學不再繼續大學學業,而去追尋音樂夢想。他當兵在藍天藝工隊學會了各種樂器和編曲,開始嘗試自己寫歌,退伍後,沒甚麼管道接觸到唱片圈,他只好猛跑唱片行,剛好混熟的一家唱片行老板弟弟在上揚唱片公司上班,便把他介紹了過去。
上揚唱片發掘展開傳說音樂歷程
上揚唱片在台灣唱片界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由林敏三與張碧於1967年成立,早期是歐美古典音樂行銷台灣的仲介代理商,代理了PHILIPS、哥倫比亞、RCA等主流大廠,後來也製作古典樂曲或古典樂版本的台灣民謠專輯並行銷到世界各國,錄製過馬水龍《梆笛協奏曲》、江文也《台灣舞曲》等專輯,以及李靜美、紀露霞等人翻唱的1930年代台灣流行歌如〈杯底不可飼金魚〉、〈桃花泣血記〉等,是台灣最重要的本土唱片公司之一,在第26屆的傳藝金曲獎,就因為感佩上揚唱片對台灣音樂在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奉獻而頒予特別獎。時間回到1984年,上揚唱片剛成立製作部開始自製專輯,除了古典類音樂,也想製作流行歌曲專輯,不過找了半年多都沒找到合適的新人,因為他們希望這個人歌聲要好,形象要正派,自己要會寫歌還要懂樂器,剛好這些條件殷正洋都符合,在唱片行的介紹下成功與上揚簽約,展開了他傳說的音樂歷程。
殷正洋首張專輯《雨中的歉意》於1986年1月發行,市場反應不錯,緊接著同年9月又推出第二張專輯《請你回眸》,收錄有他的代表歌曲之一〈無盡的港口〉。當時還是所謂「老三台」時期,三家無線電視台為了能成為每年電視金鐘獎的大贏家莫不費盡心思,努力拉攏有實力的歌手簽約代表電視台參與「男/女歌星演員獎」競逐,可是受制於「三台默契」,歌手簽約某家電視台後就會無法出現在另外兩台節目打歌,新一代的歌手多半不願簽約,也讓電視台傷透了腦筋。殷正洋這樣形象正派、有歌唱實力、歌曲也很正面的歌手一出現,馬上成為電視台眼中能獲獎的「潛力股」而爭取簽約,選擇與中視簽約的他果然在隔年順利入圍,1988年二度入圍時就成功拿下金鐘獎「男歌星演員獎」,成了最後一屆的「金鐘歌王」。
1990年第一屆金曲獎開辦,上揚唱片幫歌壇「模範生」殷正洋報名,果然又入圍了「最佳男演唱人」,當年唱片圈對這個新設立的獎項還有點抱持著觀望態度,導致當屆報名「最佳男演唱人」的只有15人,取5名入圍,1/3的入圍機率或許還可以說有點僥倖,不過當屆金曲獎是要直接在評審團面前現場演唱決定出得獎者的,殷正洋從王傑、周華健的包夾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屆金曲歌王,也算是挺不容易的。到了1993年第五屆金曲獎,殷正洋以《天空藍藍的》專輯再度入圍「最佳國語歌曲男演唱人」,此時報名件數已大幅增加,同時入圍的李宗盛、周華健、張雨生,個個都是實力堅強的歌手,這讓殷正洋最後出線獲獎的鍍金量提高不少,他也以這張專輯在隔年獲得唱片金鼎獎的「年度最佳男歌手」。隔年第六屆金曲獎,殷正洋在張學友、費玉清、童安格、伍思凱等強敵環伺下三度獲獎,成了金曲獎史上第一個連續兩屆得獎的歌手,有趣的是,在他第二次得金曲獎時,他爸爸跟他說:「以後別再參加了,這個行業交朋友不容易,你得一次獎就得罪4個朋友」,殷正洋當下答應,隔年報名時只是心想應該不可能有這麼好的運氣,沒想到真的入圍還得獎,他聽到宣布的一剎那,第一個念頭是:「完了,爸爸會生氣」。經過這一屆之後,他一方面擔心會把樂壇的男歌手都得罪光,一方面想把機會多留給新人,所以宣布之後不再角逐該獎項。
殷正洋的三度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獲獎紀錄保持了23年,一直到第29屆陳奕迅第三次獲獎之後才被追平,在陳奕迅還未能再度奪下歌王寶座之前,殷正洋仍然是「最多次獲得金曲獎歌王」紀錄的保持者,而「三金歌王」的稱號更是讓他在華語流行歌壇永遠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圖片來源:翻拍專輯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