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林憶蓮在香港成功的經驗和音樂元素,再以台灣本地口味予以延伸,使這張專輯不像某些港星作品顯得水土不服,反而讓林憶蓮的港式都會女性風貌恰如其分地進行了台灣本土化,為日後更創高峰的系列都會女性歌曲如〈傷痕〉等打好了基礎
台灣無疑是現代華語流行音樂的發源地及重要據點,除了有許多優秀人才投入產業中,造就大量創意蓬勃產生之外,對於其他地方在音樂上的新見解能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學習,也是促成這一切的一個重要因素。1980年代末期,台灣與更早接收到歐美日本音樂洗禮的香港樂壇開始有比較密切的交流,兩地音樂圈互相吸取消化彼此優點後,造就出的一張代表作就是林憶蓮的《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專輯。
林憶蓮在華人社會可說是無人不知的天后級歌手,為她如此全面性的歌唱霸業打開一扇重要大門的,正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這張她來到台灣發展的首張國語專輯。祖籍浙江寧波的林憶蓮在香港出生,父親是中樂團的二胡樂師,喜歡聽紹興戲的母親則在酒樓唱小曲幫忙補貼家用,讓她從小的環境中就充滿著音樂。16歲唸中學時,她跟同學一起考進香港商業電台當起了DJ,據說本來她中氣不足,聲音也單薄,錄節目沒多久就會失聲,她展現努力認真的個性做運動、練肺活量、練發音,無意間也提升了歌唱技巧,某次在電台活動中唱了一首〈Crying in the Rain〉,被CBS Sony唱片的高層聽到而把她找去簽約當歌手。1985年19歳的林憶蓮推出首張個人粵語專輯,當時公司幫她設定的是模仿日本偶像松田聖子的少女風格,銷售成績平平加上她對自己的外表及演唱都沒自信,一度想放棄退出歌壇,被老闆勸住留下後,她再度發揮認真個性,努力找出適合自己的形象,且積極參與專輯選曲和錄製工作,自第二張粵語專輯後果然開發出一片新天地。
作品掌握香港社會脈動
80年代的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大都市,社會快速發展,物質豐富了,卻也讓人們更覺得精神空虛,林憶蓮掌握到這樣的脈動,在音樂製作人許願的協助下,用歌詞表達出現代人的迷惑與心聲,歌曲中則加入較多歐美音樂流行的元素和節奏,除了有成人當代音樂(Adult Contemporary)及R&B的風格,也有爵士樂、電子舞曲出現;80年代的香港樂壇喜歡改編翻唱日本、西洋歌曲,林憶蓮也翻唱,不過她跟許願的品味獨到,挑中的是較特別的歌曲,又引進包括劉以達、小島樂隊、藍戰士樂隊等風格前衛的香港音樂人合作,搭配林憶蓮改以較自信成熟、時髦潮流的樣貌出現,一連串的作品都打中聽眾的口味,讓她的專輯銷售成績大好,她也建立了可唱歌亦可跳舞、從外型到音樂都走在尖端的形象。
1988年底,林憶蓮轉投華納唱片,接連推出「都市觸覺」三部曲系列專輯,這是香港唱片史上的第一個概念專輯系列;許願曾在專訪中提到,當時他在國外,正苦思林憶蓮的下一步要怎麼走,看著下班時刻擁擠的人潮和交通,突然有了做都會概念專輯的靈感,而且要做就做成三部曲。在這三張專輯中,分別以紐約或是歐洲的威尼斯、米蘭為背景,音樂上有首度出現在粵語歌曲裡的New Jack Swing風格,也有本來她擅長的Urban ballad、R&B及電子舞曲,匯聚了90年代全世界最流行的音樂元素,歌曲主題有探討鋼筋森林裡的孤絕、有男女情感的糾結、有表達新時代女性的困境,也暗含「一夜情」、「慾望」、「偷歡」等概念,既性感又時尚前衛,三張專輯都橫掃香港各排行榜,奠定了林憶蓮的都會女子路線及香港天后地位。
來台發展延續原有路線
已經出了8張粵語專輯的林憶蓮想走出粵語市場來台灣發展,當時與華納唱片有結盟關係的飛碟唱片自然擔起這個重責大任,首張國語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於1990年12月發行。那時期已有不少香港知名歌手來台灣發展取得好成績,不同於梅艷芳、劉德華、張學友等多少已在台灣有知名度,對台灣聽眾來說幾乎完全陌生的林憶蓮,讓飛碟決定沿用她原有的路線和形象,不過為了符合本土聽眾口味,標題曲選擇了台灣自製、由陳志遠作曲、丁曉雯填詞的〈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這首歌與林憶蓮在香港的獨立、瀟灑女性形象有些出入,帶些自怨自艾的苦情,不過顯然飛碟的策略是正確的,歌曲一出來立刻吸引到廣大的注意,甚至引起婦女團體抗議這首歌是否在鼓勵男性婚外情。專輯中多首歌是從她《都市觸覺》系列的粵語歌翻唱過來的,〈你是我的男人〉原來是Viktor Lazlo的〈You Are My Man〉,不同於原唱版本的堅決,林憶蓮唱得輕柔性感又深情,歐陸風情的曲調讓台灣聽眾十分驚豔;〈你給我的愛不是愛〉、〈夜長夢多〉都是當時台灣歌壇少有的前衛感十足的舞曲,也讓聽眾頗受衝擊而覺得耳朵一亮。〈I Still Believe〉翻唱自Brenda K. Starr的歌,這首歌在香港的版本是粵語的〈依然〉,來到台灣並未改填國語歌詞而是翻唱原來的英文版,據說當時林憶蓮有計畫日後要出一張英文專輯,因此以直接翻唱英文歌來試試水溫。
〈走在大街的女子〉是專輯中另一首新創的國語歌,張方露的詞搭配陳耀川的曲非常切合林憶蓮的都會女性路線,歌詞那句「走在大街的女子,為什麼總是憂傷的姿勢」有著十足的畫面感,不僅傳唱一時成為林憶蓮的一首代表作,後來還被她反過來填了粵語歌詞在香港發行。同樣大受歡迎而在後來改成粵語歌「反攻」香港的還有〈哈囉寂寞〉,丁曉雯的詞和陳秀男的曲經過杜自持編曲後,被林憶蓮詮釋得成熟又慵懶性感,是華語歌壇中少有的爵士經典歌曲。至於老歌新唱的〈情人的眼淚〉更是一絕,來自新加坡,身兼作曲家、歌手、編劇、時裝設計師身份的李炳文(Dick Lee),因為有在新加坡、香港、日本居住的經驗,讓他的音樂有著既古典又現代、既新潮又傳統的fusion迷人特質,他把這首經典老歌重新編曲,加入R&B風格的節奏和合聲,加上林憶蓮柔媚的嗓音和唸白詮釋,新潮與復古兼具的浪漫氛圍,讓一首本來「深宮怨婦」般的歌曲,搖身一變煥發出現代女性的自信風采。
這張專輯吸取了林憶蓮在香港成功的經驗和音樂元素,再以台灣本地的口味予以延伸,使這張專輯不像其他某些港星作品顯得水土不服,反而讓林憶蓮的港式都會女性風貌恰如其分地進行了台灣本土化,為日後更創高峰的一系列都會女性歌曲如〈傷痕〉等打好了基礎。這張林憶蓮進軍國語歌曲市場的首張專輯,光是在台灣的銷量就達60萬張,在中國、星馬也極受歡迎,全亞洲銷量達200萬張,後來入選「台灣流行音樂百佳專輯」之中,是林憶蓮跨出粵語市場成為華人樂壇天后的一個里程碑。飛碟唱片當時在專輯文案寫著:「今天你也許不知道她的名字,明天你將不會忘記她的聲音」,當時或許顯得自負,如今看來倒是一則非常正確的預言。
(圖片來源:翻拍專輯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