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文創 / 放文創
放.文創

致敬大師李泰祥!冥壽80紀念專題3-2:創作高峰期橫跨多領域,〈錯誤〉、〈告別〉屢刷新流行歌聽眾感官體驗

2021.03.16
18:11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廖明潔

李泰祥在80年代邁入創作及事業高峰期,從廣告歌、影視歌曲配樂、流行歌曲,到舞台劇、舞作配樂、古典管弦樂曲全都參與,在流行與古典學院派之間悠然遊走,且於兩方均受到肯定

 

〈橄欖樹〉的轟動拓寬了華語流行歌曲的界線,也奠定李泰祥在華語樂壇的大師地位,80年代他邁入創作及事業高峰期,除了培養調教出多位優秀的女歌手,自己也開始唱歌,同時創作電影配樂、古典管弦樂曲及大型音樂劇,在流行與古典學院派之間悠然遊走,於兩方均受到肯定,成為當時少數能以「全職音樂創作」維生的作曲家。

 



電影配樂屢屢獲獎

 

在那段創作最豐富的時期,李泰祥的一天常常是從早起寫廣告歌展開,接著趕在中午錄音,下午則繼續寫配樂及其他創作至半夜。廣告歌曲是他與普羅大眾最直接交流的媒介,從「中視新娘世界」婚紗攝影到「三陽野狼125」機車的廣告都可以聽到他的心血,尤其後者的「我從山林來越過綠野,豪邁奔放不怕路艱險」,既點出產品特性又不落俗套,在當時唱到老少皆知。電影配樂及歌曲也是李泰祥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早在《橄欖樹》專輯中收錄的〈歡顏〉就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這首由他作曲、沈呂百作詞的歌,在1979年得到金馬獎史上第一個「最佳電影歌曲獎」;1981年他更在三個「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入圍名額中就佔了兩個,結果以《名劍風流》獲獎。在他歷年來的8次入圍金馬獎中,還有一首大眾頗熟悉的歌曲就是王祖賢出道的電影《今年的湖畔會很冷》插曲〈你是我所有的回憶〉,這首李泰祥作曲、侯德健作詞、齊豫演唱的歌曲,經過了一番波折才終於面世。

 

李泰祥一開始寫完這首曲時覺得不滿意,一把揉掉扔在一旁,後來齊豫去他家拜訪,看到桌上的紙團順手撿起來照著哼唱了幾句,也許是齊豫的聲音實在太適合這曲調,李泰祥聽一聽又覺得其實還不差,才讓這首曲子敗部復活。負責寫詞的侯德健,雖然是在沒靈感又時間極為緊迫的狀況下硬擠出來的,卻寫出「雨在風中,風在雨裡」、「雨下不停風,風吹不斷雨,風靜雨停,仍揮不去想念的你」等與李泰祥藝術性旋律極為匹配的詩意語句,據說電影公司的人聽到歌時大為震撼,還一度想建議導演把電影名字改為這首歌名。歌曲錄好要發行前又有了狀況,侯德健突然「投匪」去了中國,在當時那可是不得了的重罪,唱片公司央求李泰祥掛名作詞人以避開歌曲被禁的命運,李泰祥本不想占侯德健便宜,想說那他就實際改幾句歌詞好了,沒想到侯德健的詞太完美,李泰祥看了半天無從改起,只好勉為其難答應掛名,也才有了這首經典佳作的順利問世。

 

音樂完美結合鄭愁予詩作

 

李泰祥音樂中對技法講究的藝術特質,與長短不拘、押韻自由的現代詩特別搭配,〈橄欖樹〉之後,他大量創作以詩入歌的作品,包括徐志摩的〈渺小〉、〈別擰我,疼〉、余光中〈傳說〉、席慕容〈戲子〉、羅門〈山雲遊〉等等,1984年他在一場藝文界聚會上遇到剛從美國回來的詩人鄭愁予,當時已私下為鄭愁予〈牧羊女〉等幾首詩譜歌的李泰祥,向鄭提出製作專輯的構想,鄭愁予聽了曲子覺得很滿意,且認為自己的詩如果譜成歌應該由男聲來唱,而李泰祥的樸拙和田園氣息非常適合唱他的作品,他親自挑了10首詩作,正好這幾首也是李泰祥最喜歡的,雙方一拍即合展開《錯誤》這張專輯的合作。李泰祥只花了一週就譜曲完成,錄製時反而因求好心切而屢屢遇上困難,以前他只指導別人唱歌,如今自己來唱才知道比想像的難多了,他試了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西洋民謠唱法違背鄭愁予詩作的濃厚中國韻味,現代民歌又太淺薄,學院民歌雖有藝術歌氣息但層面太窄,他希望做到現代民歌的表達語法,但更純淨、深刻、樸拙,最後呈現出的是具有中國崑曲韻味的唱腔,兼具西洋歌劇的嘹亮深沉。

 

這張1985年滾石唱片出版的專輯本來預計選10首詩,但是當時的黑膠唱片壓製技術如果曲目太滿會影響唱片的聲音變小且容易有雜音,也容易跳針,最理想的是每一面運轉時間控制在15~18分鐘,為了追求品質,只好犧牲已經譜好曲的〈小站之站〉和〈夢土上〉,只收錄8首歌。其中大眾最熟悉的標題曲〈錯誤〉,以急切的弦樂節奏展開,緊接著的吉他和鋼琴襯托著李泰祥滄桑遼闊的歌聲唱著「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間奏神來一筆加入薩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旋律,讓詩裡中國江南的典雅意象與西班牙吉普賽的流浪氣氛巧妙地共冶一爐。鄭愁予的詩作經由李泰祥的譜曲及演唱詮釋又有了不同的面貌,達成文學與音樂一加一大於二的完美結合,成了後人難以超越的音樂文學專輯中的高峰之作。

 

揮別舊作,〈告別〉打開新局面

 

李泰祥曾表示他的「心理有點傾向女性」,所以極能體會女性心理的細微變化,他的歌曲大多從女性觀點出發,也培養出一批包括齊豫、唐曉詩、錢懷琪、許景淳等能完美詮釋他作品的女弟子,葉蒨文1980年出道時曾受教於李泰祥演唱他的〈春天的浮雕〉,甚至「一代妖姬」崔苔菁也曾與李泰祥合作演唱〈告別〉這首名曲。〈告別〉的前身是1973年問世的〈不要告別〉,寫詞的是當時還未成名、用「Echo」這個筆名的作家三毛,李泰祥譜曲後,把歌以2千元賣斷給歌林唱片,從李金玲、洪小喬到黃鶯鶯、蕭孋珠、鳳飛飛、江玲都唱過,然而,聽到作品被唱成「東洋調」的李泰祥一直覺得這首歌的面貌不符合他心目中的樣子。1984年他在滾石唱片為唐曉詩製作新專輯《黃山》,終於有機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唐曉詩重新演繹這首歌,歌曲錄好他非常滿意,不過得知消息的歌林唱片可不這麼想,去函警告滾石不得發行這首歌否則就會觸法。

 

李泰祥曾提議免費為歌林譜寫新歌作為交換但是被拒絕,滾石唱片老闆段鐘潭靈機一動,不如用原來的旋律另外填詞,就不用動到原本錄好的音樂及編曲,這做法在當時的法律來說是可行的。為配合李泰祥藝術性的旋律,段鐘潭找來當時在搞劇場的詩人夏宇,為寫詞取了筆名「李格弟」的她只花一個下午就填好新詞,但是她在此之前沒寫過歌詞,語句段落與旋律完全合不起來,李泰祥看著這個從〈不要告別〉歌詞「我醉了,我的愛人」衍伸出來的佳作也不捨得放棄,乾脆為這詞重新另譜一曲名為〈告別〉。唐曉詩主唱、李泰祥伴唱的這首〈告別〉中,沿用李泰祥之前為新編版〈不要告別〉所寫的和弦結構及背景音樂,並把〈不要告別〉的旋律作為〈告別〉的和聲,中段之後層層堆疊出的弦樂、鋼琴與電吉他把淒美的氛圍推上高峰,一幅燈火輝煌落盡後的悵然夜色躍然眼前。李泰祥為了告別舊作〈不要告別〉寫出的新作,成就了華語流行歌曲裡難得一見的雙胞歌曲經典,也開啟了李格弟後續輝煌的詞人生涯。

 

李泰祥在提升流行音樂層次的創作同時,也從未放棄嚴肅音樂。他從1976年舉辦第一次「傳統與展望」演出實驗劇《還緣》,此後至1984年共舉行六次,每次都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參與,70年代中期開始也多次與雲門舞集合作《吳鳳》、《薪傳》等舞作。1985年他破天荒地指揮世界知名的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錄製他的《那些天、地、人》、《美麗與哀愁》專輯,隔年他應邀製作改編自林語堂原著的《京華煙雲》電視劇主題曲及配樂;1987年他參與改編自科幻小說家張系國同名長篇小說、台灣第一次製作的大型音樂歌舞劇《棋王》,在台北中華體育館連續演出九天;多次創下的台灣第一紀錄,在在都顯示出他對音樂的熱愛、對改革抱負的追尋,以及求新求變的決心。

 

 

圖片來源:翻拍專輯封面及內頁)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