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大人物時代
放.高論
大人物時代

【大人物時代】車出去、人進來,大家發大財

2024.09.13
09:02am
/ 文周周

台灣真是「先禁國家」,罰單開了不少,但事故傷亡卻沒減少。而唯有走下車,用雙腳品味城市,才能進一步發展經濟與觀光...

 

週末晚上9點,火星人布魯諾Bruno Mars唱完最後一首歌,散場人潮開始湧向高雄世運主場館旁的世運大道,往高捷世運站及接駁車站點前進。月台上,捷運站長用充滿磁性聲音的廣播並開放點歌,之後就真的唱起歌來。依高雄市交通局的統計,當天演唱會,場內外約八萬人,在散場後78分鐘內,完成疏運。

 



大眾運輸建構觀光經濟

 

高雄近年的演唱會熱潮,正示範了一個由大眾運輸建構出來的觀光經濟。以往總被笑說沒人搭的高雄捷運、輕軌,也慢慢地培養起一般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新學期的開學日,一張學生排隊搭輕軌,人潮滿到馬路上的照片也引起報導,如果沒有輕軌,這些人潮就要轉化為一輛輛的私家車、機車。

 

城市空間傳統上優先考慮汽車,從而以經常忽視行人需求的方式塑造我們的城市。然而,城市規劃正在轉向以人而非汽車為中心的城市設計。這種對行人友善的城市空間的願景,具體的效益是在提高生活品質、促進永續發展並促進社區互動。於是,「15分鐘城市」被提出作為一種可能的補救措施。


15分鐘城市是一種城市規劃概念,社區為居民提供步行或騎自行車15分鐘半徑內所需的基本設施,如商店、學校、公園、休閒選擇、醫療保健。以此概念來看,在15分鐘半徑內建立社區,對於老年人、青少年、不能開車或沒有駕照的成年人以及遊客來說,能夠滿足非汽車旅行的需求。

 

實現這一願景的關鍵因素是發展綜合公共交通系統。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減少了對私家車的依賴,減少了交通擁堵和污染。哥本哈根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就是這種方法的典範,擁有廣泛的自行車道網路和公共交通選擇,幾乎不需要使用汽車。這些城市表明,投資公共交通可以顯著減少汽車依賴,為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創造更多空間。

 

15分鐘城市

 

以往,人們習慣以車為本的城市規劃,就拿高雄輕軌來說,每當有輕軌事故的新聞,底下的留言往往是在嘲諷,例如:”為什麼一定要把它蓋在市中心主要幹道上與汽機車爭道”、” 鐵路好不容易地下化,輕軌跟本就是多餘的”之類的車本言論,可見,要達到人本城市,不單只是花錢投資大眾交通工具,更需要搭配車輛減量、公共空間改造以及在地商家串聯等措施。

 

剛舉辦完奧運的巴黎,已經在推動綠色巴黎的轉型。現任社會黨市長市長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在2020年爭取連任時,提出了要將巴黎打造為15分鐘城市順利當選。而她從2014擔任市長以來,就一直是人本交通的倡議者,巴黎目前擁有超過 1,300 公里的自行車道,其中 500 公里是在 2014 年至 2020 年期間鋪設的。根據巴黎城市規劃工作室 Atelier Parisien d'Urbanisme 的研究,2001 年至 2018 年間,巴黎內的汽車上路量下降了近60%;車禍減少了 30%;空氣污染也下降了。對公車、電車軌道和地鐵的投資也讓公共交通乘客量在那段時間激增了近40%。在今年2月巴黎舉行的公投中,近55%的人投票支持對非居民的運動型多用途車 (SUV) 實施特定停車費率。根據這項措施,駕駛在巴黎市中心停車的費用最高為每小時 18 歐元。

 

臺灣也在2022年3月,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臺灣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裡,明列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為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運輸減碳策略規劃由「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人本運輸」及「私人運具管理」三大面向著手,「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著重運具技術的改變、「人本運輸」及「私人運具管理」則著重人民運具行為的轉變,希望從科技及行為兩方面促成運輸減碳的目標。

 

突破「先禁國家」枷鎖

 

9月22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無車日,我們應該又可以看到蔣萬安市長騎著單車在鏡頭前擺拍,但無車日過完,失控的汽機車數量依然沒有解決,其他各國已經開始面對此問題,例如新加坡的擁車證、倫敦針對汽車進入市中心課交通擁擠稅。

 

不管是要達成人本運輸或低碳城市,臺灣的交通,在過去幾十年所謂的交通專業主事者領導下,已經變成了四不像。禁行機車、區間測速,種種的先禁再說,讓人自嘲臺灣真是「先禁國家」,罰單開了不少,但事故傷亡卻沒減少。而唯有走下車,用雙腳品味城市,才能進一步發展經濟與觀光,不管是銀座的假日步行者天國、維也納的克恩頓(Kärntnerstrasse)大街或巴塞隆納的蘭布拉(La Rambla)大道,共同點都是有完整的人行空間,我們也期待新的交通主事者能跳脫過往舊的交通管理思維,讓馬路如虎口這幾個字走入歷史。

 

編輯部說明:迎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浪潮,《放言》推出以科技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專欄《大人物時代》,由科技專業人士撰文,帶讀者進入「大人物」的世界。

 

 

圖片來源:Live Nation Taiwan 理想國臉書,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捷運,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最新新聞
文周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從社會時事、科技、體育、政治,事事關心的「工人」智慧鍵盤大叔。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